呵护健康 从这里开始
We Care for Your Health
过节期间饮食丰富,此时此刻大人都管不住嘴,更别提管束幼儿。孩子们常常会因饮食不节,摄入过多油腻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加之作息不规律、脏腑虚弱,导致容易出现脾胃不适情况。
具体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、积食口臭、腹胀腹痛、大便异常等,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烦躁哭闹、睡眠不安、呕吐、发热等症状。
中医脾胃论的专家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曾说过:“脾胃不和,百病丛生”,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调理小儿脾胃的中成药山楂丸,此药家长们可以尝试在家中自制备用,既健康美味,还能帮助孩子消食导滞,有效健脾和胃。
一、 小儿脾胃不和危害大
《黄帝内经》提到:“胃者,水谷之海,六腑之大源也”,此句话体现了胃在脏腑中的重要性。
小儿脾胃受损除了会导致开头提到过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外,还可引起其他健康问题:
1、生长发育迟缓
脾胃不和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、吸收,导致营养不足,长时间如此会导致体内缺乏多种营养元素,进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,表现为身材矮小、体重偏轻等等情况。
2、免疫力低下
脾胃是后天之本,脾胃不和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和正气的生成,从而降低儿童的抵抗能力,增加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概率,导致儿童容易生病。
3、心理健康问题
长期脾胃不和还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,如自卑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这可能与生长发育迟缓、身体不适等因素有关。
综上所述,儿童脾胃不和的危害是多方面的,家长应予以重视,及时管理好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健康,帮助他们健康成长。
二、消食化滞行气散瘀的大山楂丸
大山楂丸出自元代《丹溪心法》,是由山楂、炒麦芽、麸炒神曲三味蜜炼为丸。具有开胃消食、行气散瘀的功效,特别适用于食积内停引起的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丸剂是中医的常见剂型,位于丸散膏丹汤的首位。古籍记载:“丸者缓也,汤者荡也”,意思是丸剂较为平性,中药制剂里属于很安全很稳定的剂型。
现在孩子挑食严重,爱吃肉和油炸食品及高热量零食(垃圾食品),极易额外增加脾胃负担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出现积食。另外学习压力大,久坐运动少,孩子脾胃运转也会受到影响。山楂丸正好能有效帮助缓解脾胃负担,改善脾胃不和症状。
(一)材料准备
主料:山楂60克、炒麦芽30克、六神曲30克
辅料:蜂蜜:140克
中药粉和蜂蜜比例为1:1.2
山楂:消食化积、活血散瘀
炒麦芽:消食和中、疏肝解郁
此外还有一定的回乳功效可用于妇女给幼儿断乳
神曲:消食和胃、健脾开胃
蜂蜜:补中缓急、补益脾胃、调节气血、润肠通便
(二)制作步骤
第一步:将山楂、六神曲、炒麦芽打成粉、过筛,混合均匀。(也可以到药店买加工后的粉剂)。
第二步:取蜂蜜进行炼制。将蜂蜜放入锅中,用小火加热至冒泡,炼至适当粘稠度。炼蜜的目的是去除蜂蜜中的杂质,增加粘性。
第三步:合药.将药材和炼蜜混匀,像揉面团一样,将其揉制成大药团。
第四步:将大药团搓成条状,分割成小块,再搓圆成球形,即成山楂丸。
第五步:将制成的山楂丸用蜡纸或塑料袋包好即可。
(三)服用注意事项
1、适量食用:
虽然山楂丸有助于消食,但过量食用也可能引起不适。建议每次1-2丸,每日不超过3次。建议饭后服用。
2、饮食宜清淡:
服用山楂丸期间,孩子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过多油腻和甜食。
3、注意保存:
山楂丸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,避免受潮变质。
4、特殊人群慎用:
孕妇不宜服用,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高血糖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—— 自制山楂丸不仅简单易行,而且经济实惠。过年期间,家长们不妨动手尝试一下,为孩子们的脾胃健康保驾护航。同时,也要注意引导孩子合理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,并且需要细嚼慢咽,温馨建议每吃一口饭咀嚼20下左右。——
【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】